dongsanguo@126.com 010-6543-6703
关羽留给中山(定州)人的爱与恨

关羽留给中山(定州)人的爱与恨

李志会 定州市政协
 

1900年前,东汉灵帝光和二年(公元179年)。一日,只有20岁的关羽,斩杀恶霸,以避官府的追捕,进行了跨州越郡的大逃亡。而关羽漂泊异乡的第一站便到了中山国卢奴城(现河北定州)高就里(现高就村)。他在高就里一带贩粮维持生计、放粮周济穷苦百姓,以百姓“救星”而闻名。之后,他又在中山国,受命领兵绞杀邢邑一带黄巾军,黄巾军顽强抵抗,视关羽为敌。在春秋战国的滚滚风云中,关羽在中山的事事非非,恩恩怨怨,他给中山人留下的爱与恨,随着岁月的烟尘,早已化做历史长河中的一束浪花,凭后人笑谈、任后人评说。
 

一、驻足卢奴城 成就高就里

据田福生先生所著《关羽传》所载,关羽为山西运城人。当时关羽所处的“汉朝气数将尽,狗心狗行之徒充斥朝廷,当今时代正期待伸张正义,解民倒悬”而年轻气盛的关羽,虽向官府

陈述自己的报国之志,却被拒绝衙外。他路见不平,杀豪强恶霸,官府追查,灾祸降临家庭,父母又双亡,关羽含泪离开家乡,离开年轻的妻子,一路逃亡驻足与中山国卢奴城高就里。而在兵荒马乱城东北的高就里一带,连年灾荒,百姓缺衣少食,度日如年。此时落荒的关羽以在卢奴城高就里一带贩粮为生。相传,高就里的百姓眼见这位红脸大汉,仁义忠厚,做买卖和气,见了同辈人,称兄道弟,见了长者,大伯大伯叫个不停。这还不算,买粮的有钱他就收下,没钱要赊着,他就赊给人们,看到实在贫穷的农夫,他一文不收。

一次,一位孤身老妇,买了粮觉得做买卖不易,拿了几吊活命钱非要给大汉不可,这大汉说啥都不要。两人争执不下,大汉火了,把脚一跺,大喝一声:“不要,不要!”吓得老妇一屁股坐在地上。只见大汉一声吼时,树上的树枝叽哩啪拉乱往下掉。老妇见状急忙收起钱,提着粮食回了家。老妇到家,越想越觉得那买粮大汉非同一般。为啥他一跺脚,地就发颤,他大喝一声,树枝落地?说他神,他天天辛辛苦苦挑担卖粮。说他是人吧,他又那么力气大。说他是鬼怪,可又有那么好的心眼。老妇忐忑,到处打听大汉来历。一日,终有知晓,那红脸大汉,不是别人,正是河东解良人,姓关名羽尊号云长。

后来,关羽卖粮就住在了老妇人所在的高就村。他白天贩粮,晚上回来住宿。一天,他去唐河南卖粮回来,已是日落西山。这是河水暴涨,浪花翻涌,关羽不顾水深流急,脱衣下水,只见他刚游到河中心,河水翻起两丈高浪,瞬间把关羽卷入更深漩涡。关羽心想,完了,完了!他腿猛蹬手急刨,头这才露出了水面,只听他高呼一声“救我——”继而又被巨浪卷入更大漩涡。这时,只见河边有两个捞树杈的青年,听到叫声,急忙下水,奋救关羽。关羽得救回到高就村,乡亲们给他换上干衣服,请上热炕头。那位情似老大娘的老妇人给他送来热腾腾的饭菜。此时,这尊红脸大汉,面对乡亲的炙热亲情,泪流满面。关羽知道,是他落难魂魄不归时,是善良的中山人给了他温暖,给了他重生,他把高就人视为知己,高就人把他待为亲人,中山人的恩德他将永志不忘。

中山烽火起。关羽不在贩粮,受命领兵打仗。但他始终惦记高就村的乡亲,时不时回村看看。一日,他回村住一晚,天未放亮,一伙强盗包围了村子,硬说高就村杀了他们的头领,要将全村人斩尽杀绝。只见关羽手提青龙偃月大刀杀向那伙强盗,盗贼被杀得七零八落,所剩无几,从此以后,强盗再也不敢来村里抢劫。

关羽南征北战,为蜀汉立下赫赫战功。关羽死后,他生前曾遭官府追捕,落荒而居的高就村所有百姓,难忘那个忠义之士,难忘那尊红脸大汉。淳朴善良的高就村民,为了表达对关羽的永志怀念,他们在村东南修建了关公庙。说也奇怪,庙宇建成后,这里没有了小偷小摸,一片安宁。吉祥的兆头,使村民心生敬畏。接着人们分别又在村西南角、东北角修了关公庙。后来村里又在西北角修了6丈多高,特别雄伟的关公庙。据专家考证,仅此一个村庄修建4座关公庙实属罕见。

2005年7月,一天。田福生先生为了进一步考证“一村四庙”的史实,冒着酷暑专程从保定赶到离定州市区30多公里的高就村。我(当时在定州市政协从事文史资料工作)和定州市作协主席江敏一起陪同前往。天刚下过雨,路上大坑小哇一片泥泞,司机在无奈中谨慎前行。可田主任(保定市政协宣教委主任)在不断颠簸的车里高涨的情绪一点不减,他一会问起高就村的历史,一会又问起村子的现状,继而问起中国传统文化中关羽忠义信精神对村子的影响,对村民思想道德的影响等等。在谈话中,我们对田主任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严谨的治学精神所折服。

车到高就村口。我们下车,沿着一条狭窄的路进了村庄。空旷的街上竟然看不到一个人,在一个拐角的高墙下,我们终于欣喜的看到了几个老汉圪蹴在一起说话。他们对我们的出现表现了意外的惊奇,一双朦胧的眼盯着我们,然后含糊地问我们“县里的——?”我们说明了来意,之后,几个老汉几乎同时站了起来,一个年长的老汉竟然误认为我们是“县里”,专门为村里修关公庙来的。老汉神情专注的告诉我们,村里原来有四座关公庙,是老辈子流传下来的,也不知重建了多少次,重修了多少次。庙里一年四季香火不断,因为关公还是“武财神”,穷人、富人为讨个吉利,讨个招财进宝,都来敬奉关老爷。不仅这一代的人敬奉,而且附近村以至于百里外的人也专门来这里烧香叩拜,甚至有的家庭还设了神龛供奉关公。老人停了停又说,听老辈子人说,有时关公显灵,穷人家的缸里一晚上粮食都满了。这么多年,一辈传一辈,让乡里人始终记挂的是,关老爷给村里留下的恩德,留下的红脸大汉那样的忠诚信。老人若有所思地说,现在村里,社会上再多点红脸大汉该多好。

老人说到这里似乎有许多感慨,他神情沮丧的说,怪好的四座关公庙,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全被砸了。原来庙的旧址全都放了庄户(宅基)。老人用一种信任的口气看着我们说,要是能把关公庙再建起了就好了。这时,我们看着老人渴求的眼神,不得不向老人说明我们真正的来意,老人听了有些失望又有些感激地说,你们是上边来的,回去帮我们吆喝吆喝(呼吁),就说这是我们老百姓的一个念想!

在老人的带领下,我们认真仔细地察看了村里四座关公庙的遗址,田主任不时向老人询问有关的情况,老人思维敏捷一一做着回答。听了老人的一番话,田福生主任意味深长地对我们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在某种程度上是在以我们始祖的血脉和种族的祠堂传承延续,对关羽精神的崇拜是对中华民族固有忠义信的敬仰和精神寄托。在村里考察完后,已是晚霞满天,我们带着莫名的遗憾和乡愁,带着莫名的思虑和沉寂离开了饱含关帝情的高就村,离开了那些忠厚质朴的老人。
 

二、剿灭黄军巾 结恨邢邑村

且说关羽在高就里一带贩粮数日,他以忠厚之举已和百姓结下血肉之情。 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末,关羽报国心切,一心投奔了当时已在安喜县(定州市东亭镇翟城一带)任职的刘备。在刘备麾下关羽开始领兵打仗,而这一恶仗剿杀的就是中山国沙河南邢邑一带的黄巾军。

东汉末年,朝廷黑暗,官府腐败透顶。百姓缺衣少粮,疾病流行,整个社会怨声载道,官逼民反。相传,当年一个叫张角的医生,到邢邑一带走村串户为百姓治病,他治一个好一个,百姓把他奉为神医。百姓病治好后,他既不收药钱,又不收礼物,大家不知如何感激他,时间一长,家家户户像敬神一样信奉他。一日,张角对大家说,我不是神,是信奉太平道的人,希望乡亲们和我一样信奉太平道,推翻朝廷过上好日子。在张角的感召下,邢邑村的很多人信奉了太平道,追随张角举旗起义。殊不知张角的家就在离邢邑不远的沙河南七级村。

相传,张角有两个弟弟,张宝、张梁。为了推翻东汉末年的腐朽统治,他们拉起黄巾军起义后,各据一方,相互策应。张角和他的堂弟张弓为一方,在七级、邢邑一带扎下大营筑起城堡。他们奋发斗志,开始操练刀法、剑法、阵法。在民间人们还活龙活现的传说,张角还精通箭纸成兵的法术。一日,关羽亲帅三万官兵前来剿杀只有五千人的黄巾军。此时,只见关军已兵临城下,旌旗猎猎、鼓声、呐喊声惊天动地。这时,正在守城的张弓只有三千人马,因寡不敌众,只一个会合,张弓的人马便被关羽打的溃不成军。关羽的人马杀进了城,而身在后帐的张角自觉恶战以临,他燃香焚纸施展法术用事先剪好的五千纸人纸马杀上阵来。只见战场上喊声冲天、厮杀一片。张角的人马越战越勇,所向披靡,原来,那张角的五千兵马,都是纸剪成的神兵,既不怕刀砍,也不怕刀刺。关羽挥动青龙偃月刀前杀后砍,左挡右截,不见敌军倒下。关羽如何能抵挡住那神兵天将,战不多时,便败下阵来,张角乘胜追击,一鼓作气不把关羽的人马赶出城几十里。

关羽三万精兵,败在五千黄巾军的手下,自觉脸上无光。他召集部下以议对策,这时一个探子进帐一报,戳穿张角的精兵强将原是纸人纸马所做,而纸人纸马最怕的是见水融化。关羽听罢,长啸一声“天助我也!”他胸有成竹,自有神法破张角一计。说话间,关羽又率精兵三万杀将过来,张角不敢怠慢亲领五千纸箭神兵前来迎战。只见,城外旷野,刀枪剑戟、棍棒刀叉,腥风血雨。正当五千神兵天将越战越勇时,又只见,西北天上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雷声震天,瓢泼大雨从天而降,瞬间,张角的兵马在雨水中冲毁。此时,张角又施一计,三千纸人变成三千头牛,直朝关军冲去,黄巾军英勇随后,交战中双方均有死伤,而伤亡将士中邢邑人具多。从此,关军与邢邑、七级乃至沙河南一带结下大恨,这就形成了,在沿沙河南岸的百里百村见不到一座关羽庙。而在沙河南岸千百年来人们敬仰和信奉的是黄巾军的头领张角。张角死后,在他的家乡,人们为了祭奠他,把原来村名“七给”改成了“七祭”日久年深,又把“七祭”叫成了“七级”。现在,我们到了七级村,还能醒目地看到保存完好的“张角坟墓”它仿佛向人们静静的诉说风烟滚滚的以往和那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追溯以往,身处特定历史时期的关羽,他的所作所为除了刘关张盟誓建立蜀汉,更多的是关羽一生的价值趋向。他一身正气,铮铮铁骨所表达的“忠诚信”,今天仍然是我们现代社会所追求和弘扬的道德准则。至于关羽在古中山国给中山人留下的“爱与恨”,历史早以定论,关羽的大义凛然,依然像清风明月一样常存人间。
 

    资料来源:李志会提供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7     发布网址:/
相关链接(日)
  • 三国志学会
  • 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论坛
  • 第三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论坛

          --《三国演义》研究与三国文化旅游(诸葛亮)

    2019年03月30日

  • 第二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研讨会

    2018年04月01日

  • 第一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研讨会

    2017年04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