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sanguo@126.com 010-6543-6703
曹操的多面人生

曹操的多面人生
 

曹操,一个争议颇多的人物。

在群雄割据,风聚云谲,人才辈出的时代,曹操并未向其他三国英雄们那般出生名门,名正言顺,其父曹嵩是大宦官曹滕的养子,时常因此为人诟病,为何他就能够独当一面,成就颇丰。生逢乱世,何以立足?想想曹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游侠"之士。《世说新语假诵》说:"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且潜入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刀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得动。复大叫云:'偷儿在此!'绍惶迫自掷出,遂以俱免。"在《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也记载:"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少年时期的曹操一身游侠作风,为人机敏,心怀救时难之志,结交了一大帮朋友,其中,不得不提到袁绍,正因为与袁绍的结交,间接地帮助了他获得反宦力量的的重视与信任,并参与了以袁绍为主谋的诛除宦官的斗争。在这个时期的曹操的立场无疑是最为鲜明的,最纯粹的。

乱世奸雄。世人对于曹操的感观相信总逃不过:"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但毋庸置疑这是最为贴近他的写照。较之于《世说新语识鉴》作:"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虽然只是做只言片语的差异,我却认为前者更为真实。曹操戎马一生,身经百战,想要在战争中获取胜利,就需要筹谋划策,牺牲在所难免,仁义道德似乎已不那么重要。相信所谓奸雄,更多一份心狠,一份心计,一份智敏,一份霸气。而在治世方面曹操做的也较为成功。"奉天子以令不臣",毛的建议对曹操来说采纳与否都将影响历史,只是历史前进的车辄偏向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那边,以曹操的经历见识,真知灼见来做出这一决定是明智的,一个想为王却不能王者,无疑是最好的答案,既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又能不大动干戈。

文武全才。曹丕在《典论自叙》说:"上雅好诗文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意,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也。"王沈《魏书》说他"文武并施,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曹操除了在武功方面厉害,他还喜作诗文。不难发现曹操的作品或多或少都会与军事,政治等沾边,关心疾苦而少私情感慨。《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一诗写于北征乌桓胜利归来之时。诗人站到了一个高度来俯瞰沧海,难以平静的心与这撞击着碣石的大海相容了,让人体会到一种雄伟广阔,傲然屹立的气魄。《龟虽寿》写于同一时期,其诗慷慨激扬,霎时眼前就出现了一位老当益壮,积极进取,风采不减的人物。《短歌行》更得我心。"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此语一出,便艳惊四座。一面的忧患,一面的欢乐建构了完整的人生。当人类的渴望与幻灭并存,人的内心就会变得困惑焦灼。《短歌行》写出那些影藏的幽微情感,不似自怨自艾的哀愁,不似患得患失的叹谓,更不似强为情说的歌谣,是发自内心的真挚,如拳拳赤子之心。所以曹操是一个内心极为敏感的诗人,这诗意由人生幻化。

狡诈之徒。无论是儿时与袁绍大闹结婚,还是南征北战,挟天子以令诸侯,都可以清晰的看见这么一个狡诈阴狠的角色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作为领导者,不像刘备那样满口仁义:作为一位军事家,杀人如草芥,但试问所有人都该杀吗?相信这就是高处不胜寒,随之而来的是猜忌,宁枉勿纵。

曹操从不同的侧面有不同的理解,但更为欣赏的是他那诗文当中透露的壮阔的丰满的人生体验,仿佛给人生注入了生活的动力。
 

    资料来源:搜狐网     转载时间:2020年08月17     转载网址:http://blog.sohu.com/
相关链接(日)
  • 三国志学会
  • 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论坛
  • 第三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论坛

          --《三国演义》研究与三国文化旅游(诸葛亮)

    2019年03月30日

  • 第二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研讨会

    2018年04月01日

  • 第一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研讨会

    2017年04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