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sanguo@126.com 010-6543-6703
曹操成就了许昌,还是许昌成就了曹操?

曹操成就了许昌,还是许昌成就了曹操?
 

说到三国,就不能不提曹操。讲曹操,就不能不说许昌。许昌,在风云激荡的三国历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那么到底是曹操成就了许昌,还是许昌成就了曹操?

曹操,字孟德。在公元184年前,曹操已到而立之年,30岁的他还只是朝廷中的一名地位不高的文臣。但是,在他文弱的外表下,曹操却怀有一颗出人头地、成就伟业的大志。

 

 

公元184年,朝廷镇压黄巾军。思维敏锐的曹操意识到,他终于等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虽然他身为文职人员,但他主动请缨,要去上前线,为国出力。当时,朝廷战事吃紧,对于曹操的请战当即同意了。于是,曹操立即脱下了文官的制服,穿上铠甲,第一次穿上了戎装。当时朝中已无再多兵力,就临时拼凑起一支5000人的军队,跟随曹操开赴前线了。

 

 

当时的战场就在许昌,此时的许昌危在旦夕。黄巾军组织轮番进攻。不得已,守军只得退守到长葛城内,还是抵挡不了黄巾军的攻势。长葛城面临破城之危。这时候,曹操带领5000士兵杀到,城内守军一看援兵到了,士气大增,黄巾军一看两面受敌,一下子溃败了。曹操首次出征,大战告捷。朝廷对此大加赞赏,曹操也被破格提拔。曹操在许昌立下的军功是他飞黄腾达的开端。许昌成了他的发迹之地。

 

 

或许因为曹操这次与许昌的一面之缘,命运注定让他再次与许昌结缘。第二次机遇又来了。公元196年,在山东一带积蓄力量的曹操审时度势,毅然决定迎汉献帝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把皇帝迎接到许昌,还把都城迁到许昌。这样一来,曹操在群雄纷争中,占据了政治上的主动与优势。

曹操非常珍惜这次机遇。他知道自己心中那个宏大的夙愿就要在这里变成现实,这里就是他大展宏图的根据地。实施 “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军资”的战略方针。这时候的曹操,在治国安邦上的才能也体现出来了。

 

 

196年,曹操在许昌颁布了《置屯田令》。在许昌的周围进行屯田,种植粮食,史称“许下屯田”。通过屯田政策,许昌生产的粮食基本满足了军需和国用。为他以后的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据考证,这也是中国屯田史上第一次在内地屯田并取得巨大成功的生动例子。

 

 

直到现在,许昌周围还留有很多当时曹操在此活动留下的遗迹和遗址。比如有名的毓秀台、受禅台、论台、议事台、射鹿台、观台等。许昌地处中原,地理位置优越,广袤的良田和先进的农业,为他统一北方提供了经济保障。挟天子并迁都许昌,也为他占据了政治上的优势。曹操选择了许昌,而不是选择北方名城洛阳和西安。所以说,曹操命中注定只有迁都许昌,才能成就他一生霸业。
 

    资料来源:搜狐网     转载时间:2020年08月03     转载网址:https://www.sohu.com/
相关链接(日)
  • 三国志学会
  • 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论坛
  • 第三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论坛

          --《三国演义》研究与三国文化旅游(诸葛亮)

    2019年03月30日

  • 第二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研讨会

    2018年04月01日

  • 第一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研讨会

    2017年04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