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sanguo@126.com 010-6543-6703
关羽死时,曹操建都在许昌,曹操为何把关羽葬 洛阳不在许昌

关羽死时,曹操建都在许昌,曹操为何把关羽葬洛阳不在许昌
 

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杀颜良斩文丑,五关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最终败走麦城。身首异处,民间盛传,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建安元年,汉献帝被曹操被曹操安着在许昌,称为许都,那为啥不把关羽埋在许昌,要埋在洛阳?

天下三分之时,关羽之死,成为撬动三方格局的大事,孙权、曹操为此大斗心眼,孙权挖了坑,曹操却不往里跳,反而让孙权自己落在了坑里。他厚葬关羽,为曹丕顺利接班、定都洛阳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天下三分之势已不可改变,而取代汉献帝已成必然之势,重要的事情,是为接班人开创新朝代做准备,确定新王朝的都城,为将来一统天下奠定根基。许都、邺都,都不足孚众望,不具有压倒东南、西南的地望,而长安、洛阳,才具有凝聚天下人心的能量。

公元219年五月,曹操在汉中吃了刘备的亏到长安,八月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他都待在长安没有东归,到十月率军到洛阳。五个月时间,曹操在干什么?但以当时格局,立都长安,有偏安一隅之嫌,大概出于这样的考量,曹操在长安待了四五个月后,率军东归,在洛阳兴建北部尉廨、建殿, 曹操到洛阳不久,孙权即“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孙权这次上书口气极为不同,向曹操称臣,“称说天命”,意思是要拥戴曹操当皇帝。孙权劝曹操当皇帝或许是真心,但对曹操称臣,肯定是假意,他自己也瞄着东吴大帝的宝座呢。这时候他又是“以讨关羽自效”,又是劝进,目的都很简单:为夺回荆州。

孙权如愿得到荆州,但手中的关羽却成为“烫手的山芋”。自赤壁之战后结成的孙刘联盟,必然反目成仇。孙权此前一系列讨好曹操的举动,显然是为了避免两面受敌。他向曹操称臣,劝曹操当皇帝,目的都是把刘备一方的邪火引向中原。既然“以讨关羽自效”,既然称了臣,孙权就把关羽的首级,当做战利品送往洛阳献给曹操。

曹操是聪明人,一向是给别人设局,怎么能掉进孙权的坑里?他厚葬关羽,置身事外,要看看昔日联手对付他的孙、刘两家,如今怎么拼个你死我活。因这种微妙的三角关系,关羽有了两个墓葬:“头枕洛阳,身在当阳。”厚葬关羽,绝对是曹操的聪明之处,随后,刘备、孙权对掐多年,曹操死后,曹丕顺利接班,逼汉献帝禅让,定都洛阳,有了重建洛阳的环境和时间。答案就是曹操自己在洛阳,也想为后代定国都洛阳。

 

    资料来源:搜狐网     转载时间:2020年08月03     转载网址:https://www.sohu.com/
相关链接(日)
  • 三国志学会
  • 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论坛
  • 第三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论坛

          --《三国演义》研究与三国文化旅游(诸葛亮)

    2019年03月30日

  • 第二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研讨会

    2018年04月01日

  • 第一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研讨会

    2017年04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