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sanguo@126.com 010-6543-6703
我们不能缺席——在全国第二十五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赵文博:我们不能缺席

 

 

我们不能缺席 ——在全国第二十五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赵文博
 

尊敬的主持人,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
 

大家下午好!

我来自甘肃礼县,来自礼县祁山武侯祠三国文化研究中心;我是第一次来到美丽富饶、热情好客的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市,也是第一次参加全国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十分感谢大会组委会的精心安排和良苦用心!

会前没有给大会提交论文,但大会组委会却安排我在大会上发言,这是对我的信任,这是对礼县三国文化研究与诸葛亮研究的期盼与鼓励,我明白我该说些什么。

来到襄阳时间虽然很短,但浓浓的人文关怀和无处不在的诸葛亮遗风,却让我对襄阳市厚重的人文历史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了深切的感受;研讨会上虽然只听取了10几位专家学者的交流发言,但却让我对全国诸葛亮研究的发展进程、学术成果、尤其是襄阳市在诸葛亮研究中做出的突出贡献,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实可谓受益匪浅,启示很大,为我们下一步的三国文化研究和诸葛亮研究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说起甘肃、提到天水,大家都耳熟能详,但一说起陇南、提到礼县,大家就会感到比较陌生;说起陕西五丈原上的岐山大家都比较清楚,但一提到甘肃礼县的祁山,许多人就会显得一脸的茫然。

所以,我要借今天这个机会,给各位专家、学者简要地介绍一下礼县和礼县的祁山,因为礼县祁山在三国历史上实在是太重要了,礼县祁山在诸葛亮一生功业成败中实在是太重要了,在三国文化研究中不能没有祁山,在诸葛亮研究中更离不开祁山!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北伐壮举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当我们追溯一下秦人从祁山出发,翻越关山,入驻关中平原,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赫赫伟业,再联想到后来中国共产党率领红军战士取道祁山,挥师北上,抗日救亡,推翻三座大山,解放全中国的丰功伟绩时,我们就不得不惊叹和佩服诸葛亮当年兵出祁山,以期恢复汉室的战略决策是多么的英明和正确了。

礼县位于甘肃南部,隶属陇南市。

礼县的礼字,是礼貌的礼。

礼县古称西,西垂,西犬丘,西县;北魏时改称兰仓,这大概与西汉水上游地区,也就是礼县东北部的川坝河谷地带“蒹葭苍苍”,兰芷生长丰美繁盛有关,也与诸葛亮六出祁山时,在祁山周围堆筑“九土堆”冒充粮仓,迷惑司马懿的视听有关吧;明成化九年设置礼县至今。

礼县是和仲测日、确定24节气、制定历法的地方,是中谲“在西戎、保西垂”的地方,是秦非子牧马的地方,是秦襄公立国的地方。著名的秦西垂陵园,就坐落在礼县的大堡子山上!

礼县大堡子山上的西垂陵园,是秦始皇先祖的第一座陵园,位居秦国四大陵园之首。

上世纪90年代西垂陵园的发现,填补了嬴秦早期发展史上的空白,使从春秋初期的秦公陵园到大秦帝国时代的秦始皇陵园成为了一个完整的系列,从而揭开了大秦帝国崛起于礼县的千古谜团,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史上继敦煌藏经洞和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礼县是秦皇祖邑、千古秦源,是秦国发祥地、大秦帝国摇篮的历史地位由此确立!

礼县祁山的祁字,是祁连山的祁。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故事,就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根据当年诸葛亮挥师北伐,在礼县祁山一带与司马懿大军对垒鏖战的历史事实演义而成的。

如今与祁山堡隔西汉水相望、保存完好的“观阵堡”,依然在对岸南山上巍然挺立,远远望去,“观阵堡”左右两侧的“藏兵湾”和“圈马沟”里,好像还在隐藏着千军万马,只待诸葛亮羽扇一挥,就会从西汉水对面冲杀过来;而祁山堡脚下的“诸葛亮上马石”、祁山堡南面通往西汉水河边取水的“汲水暗道”,以及不远处的“九土堆”,更成了中外游客凭吊观赏的必到之地。

距离祁山之东很近的诸葛亮当年收服姜维的“天水关”、射杀张郃的“木门道”、陇上刈麦的“卤城”、火烧葫芦峪的“火烧寨”,以及距离祁山之西不远处姜维为了继承诸葛亮遗志,报答知遇之恩,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蜀汉政权的“铁笼山”,还有东北方相距祁山二三百里地的“街亭”,至今似乎依然能够听到将士们的呐喊声、战马的嘶鸣声、刀枪剑戟的撞击声和阵前锣鼓的轰鸣声。

正是由于如此众多而又密集的三国古战场遗址的存在,礼县就得了一个“三国古战场”的美名!

而当年诸葛亮“拔西县千余户迁往汉中”时,其中的一部分人就迁到了襄阳一带,从此礼县与汉中、礼县与襄阳,就结下了血浓于水的“扯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的不解之缘!所以,研究三国文化,礼县是绝对不能缺席的;研究诸葛亮文化,就一定要研究诸葛亮“六出祁山”的伟大壮举!

1985年以前,礼县属天水市管辖,当时的礼县学者曾经参加过诸葛亮学术研讨会,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1985年,礼县被划到了当时的陇南地区,也就是现在的陇南市,这一划,就把礼县的三国文化研究和诸葛亮研究划得不见踪影了,因为从这以后,版图上失去了礼县的天水市三国文化研究会就销声匿迹了,即使他们得到了全国诸葛亮研究的一些信息,也就懒得给礼县的学者转达了,再加上陇南又是一个以巴蜀文化和氐羌文化交融渗透的地方,于是礼县的三国文化研究和诸葛亮研究从此就进入了一个脱离组织、停滞不前的状态,以致30多年来寂寂无声,毫无建树,致使县境内丰富的三国历史文化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根本就没有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挂起钩来,没有和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小康建设结合起来,对此我们深感痛心疾首,深感愧对祖先,愧对历史,愧对我们身处的这个伟大时代!所以,当得知了全国第二十五届诸葛亮学术研讨会要在襄阳召开的消息后,我们就积极踊跃地组织了一个五人学术团队前来参加了。

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主要目的有三个方面:

一是学习取经,吸收营养。通过听取各位专家学者的学术交流,了解全国三国文化研究与诸葛亮研究的进展情况和最新成果,并在会后尽快地把中断了的礼县三国文化研究与诸葛亮研究开展起来,力争在三国文化研究和诸葛亮研究中取得新突破,以实际行动把自己加入到全国诸葛亮研究的行列之中。

二是通过学习襄阳市文旅结合的好经验,借鉴襄阳市把诸葛亮研究的学术成果与旅游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好做法,把三国文化研究与诸葛亮研究和礼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把三国文化研究和诸葛亮研究与礼县的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千方百计地把研究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让旅游尽快插上文化的翅膀,不仅要飞高,而且要飞远!

三是广交朋友,合作共赢。我们真诚地邀请全国各地有志于三国文化研究和投资兴业的有识之士,前来礼县观光考察,实地感受“三国古战场”上的秦风汉韵,感受秦先祖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奋斗精神,体验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超人智慧与初心不改的坚定信念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感受当代礼县人奋发进取、谋求发展的时代精神,共襄三国文化研究发展大计,让古老的秦文化和三国文化在礼县大地上焕发出时代光彩,让秦人精神和诸葛亮精神在礼县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征程上再显神威!

祝第二十五届诸葛亮学术研讨会圆满成功!
 

2019·11·7

 

简介:赵文博,男,陇南师专原党委书记,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陇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出版诗文集三部。


    资料来源:文化礼县
    转载时间:2019年11月13日

    转载网址:https://mp.weixin.qq.com/

相关链接(日)
  • 三国志学会
  • 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论坛
  • 第三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论坛

          --《三国演义》研究与三国文化旅游(诸葛亮)

    2019年03月30日

  • 第二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研讨会

    2018年04月01日

  • 第一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研讨会

    2017年04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