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sanguo@126.com 010-6543-6703
陈舜臣历史小说《诸葛孔明》中的另类三国构筑

陈舜臣历史小说《诸葛孔明》中的另类三国构筑
 

还原一个真实而独特的“千古良相”

——陈舜臣历史小说《诸葛孔明》中的另类三国构筑

林顶 福建人民出版社编辑
 

著名日本籍华裔作家陈舜臣先生的历史小说《诸葛孔明》近日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通过独特的历史视角,给读者奉献了一个不同于以往大众记忆中的诸葛孔明,一个将传说形象与史实面貌更好结合的承载者,一个贴近生活真实而充满人性本真的智者。

在《诸葛孔明》中,陈舜臣细细勾勒孔明的一生,从而带出整个波澜壮阔的三国英雄群像,这些早已口耳相传的三国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在陈舜臣的笔下,显示出与传说有所不同的独特风格。陈舜臣以诸葛孔明的一生为经,以他所处的环境为纬,将斑斓的三国历史碎片织成一张网,那些孤立的历史故事在这张网里各安其位,从而达到一个浑然的整体。伴随诸葛亮的人生历程,一个或许更加符合历史逻辑的真实三国穿越重重帷幔,走向了历史台前。

中国的历史在民间的口耳相传中,其风格多以务虚为主,经过千余年的岁月演化,在《三国演义》中,当时的历史人物早已被剥离了生活本色,而显出驾临现实范畴的虚诞色彩。历史有很多种表达方式,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就会对受众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必要的夸张和虚构是描述历史的正常方式,但这些文学表达手法一定是基于根本的史实基础,否则其艺术性就会无限扩展,而成为虚构的文学作品。就像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谈到,历史就是变化无常的事物。你还没有抓住一种形态的历史,它已经像普罗泰乌斯一样改变了自己的形状,有时简直变得面目皆非。鲁迅先生对《三国演义》的评价是,“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如此批判引人深思,或者,我们该问自己一句,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历史?

在无数传说纷纷纭纭甚至于黑白混淆的中国历史画面中,或许,我们需要一种剥离重重岁月帷幔而回归实质的文字来引领自我判断,而这种文字又能足够通俗、足够热闹,可以让读者在不经意中体验和感受到历史的力量,并通过这些体验和感受去深入探知历史源泉。而这种探知,在他们的轻松阅读之后又能显得那样随意与自然。于是,我们找到了陈舜臣和他的历史小说。

通观陈舜臣的历史小说,体裁虽是小说,但描述手法却以无限接近历史本真为主导,其风格简洁明快,注重用事实说话,强调从事实推理出的结论。其人融汇贯通中日文化,史学修养十分深厚,钩稽运用史料的能力早已炉火纯青,再辅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恢弘的想象力,足以营造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中国的许多历史叙述,往往流于表面,不愿深入探究事理,强调感觉,失于逻辑的严谨性。而写推理小说起家的陈舜臣,通过严谨缜密的推理分析,给他的历史小说添加了无数有用的养料,进而给中国传统历史做出一个不无裨益的补充。

回看《诸葛孔明》,我们或许会问:要经历怎样的历史环境和身世磨难才能练就一个“千古良相”的传奇?通过陈舜臣先生的不懈努力,或可使我们管中窥豹,得之一斑,并进而将我们的历史文化做更全面的梳理与释疑。

陈舜臣浸染史迹,钩稽史料,加以仔细的推理和有节制的叙述,他以诸葛亮的一生做线索,描写了诸葛亮从山野村夫到蜀国丞相的传奇人生经历。和来自茶馆评书和口耳相传的《三国演义》相比,陈舜臣对诸葛亮才能的描写要收敛保守得多,他并不讳言诸葛亮在战争才能方面的缺陷,甚至于因此,他对战争场景描摹得很少,更多是注重战场幕后发生的事情。尤其值得读者注意的是,陈舜臣笔下的诸葛亮对搜集情报极为用功,而这也成为他每次料敌制胜的先决必要条件。搜集情报进而做出战略决策是一种回归历史的推断,这种推断是陈舜臣的历史小说风格,也是他迥异于其他作家的特色所在。

在《诸葛孔明》一书中,我们会发现这种推理十分自然正常,尤其是在后世人们关注甚多的诸葛亮加盟阵营方面。诸葛亮审时度势,洞烛机先,这一切早为人们所认可,但为什么他是选择刘备,而不是曹操或者孙权呢?这样或许他会更加容易到达他的理想领域。以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态势加盟实力最弱的蜀国,鞠躬尽瘁而依然出师未捷,平白增添了许多悲剧性因素,难道一代“千古良相”意识不到天下态势么?在书中,作者将一一为我们解答。

诸葛亮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故事发展的一条线索,也是三国历史的进程。伴随这条进程,除了孔明,无数三国英雄人物纷纷粉墨登场,演绎出一个个或许更加真实而合理的三国故事。刘备的复杂人格特质,曹操不逊于孔明的情报搜集手段,刘表软弱的仁义表象,孙权在幕前演戏时体现出的权谋……甚至不经意间寥寥几笔勾画的莽张飞,等等。——在汉末波诡云谲的乱世风云中,无数我们熟悉的三国英雄拨开历史烟尘,穿越刀光剑影,纷纷从纸墨深处绽放出他们鲜活而又真诚的面容。这些著名的风云人物和那些在历史演义中不是很耀眼的人物——比如诸葛亮的叔叔诸葛玄、姐姐诸葛铃、弟弟诸葛均、继母宋氏、妻子绶,甚至于虚构的管家甘海等人一起,围绕在真切而平实的诸葛孔明周围,在那个传奇的时代,展开了一段段作为生命个体而存在的独特的孔明故事,从而构筑出一个陈舜臣笔下的另类三国天下。

《诸葛孔明》不是一本英雄主义的著作,诸葛亮在此也不是任何主义的旗帜和精神标杆,他只是一个思维缜密、性格坚强的个人,但是通过这样一个独特的个体,我们仍旧能触及乱世的无奈和历史惊人的力量。正因如此,书中英雄人物纷纷过世,直到最后星陨五丈原之际,读者更能感受到秋风过处的悲凉。而书中不时提及的佛教与道教对人世的宗教影响,更是给小说平添了一种沧桑的宿命感。

在陈舜臣先生的这本著作中,诸葛亮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更是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智者,一个充满悲悯情怀和悲剧色彩的英雄,一个具有七情六欲而又坦然面对现实的血肉丰满的人。对于读惯三国传奇的中国读者而言,此书对他们深度思考历史和培养怀疑精神等方面,将起到很大的帮助。

 

    资料来源:中国作家网     转载时间:2019年10月26日     转载网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
相关链接(日)
  • 三国志学会
  • 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论坛
  • 第三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论坛

          --《三国演义》研究与三国文化旅游(诸葛亮)

    2019年03月30日

  • 第二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研讨会

    2018年04月01日

  • 第一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研讨会

    2017年04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