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sanguo@126.com 010-6543-6703
诸葛亮在汉中盆地开拓农田

诸葛亮在汉中盆地开拓农田
 

诸葛亮经过四次北伐曹魏,皆因军粮不济而退军,因此,232年,诸葛亮就在汉中休士劝农,一心一意的发展农业生产,力求就地解决军需粮草问题,为下一次北伐曹魏做好物资准备。

汉中盆地历来是水稻产区,其稻田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平川地带的两季田,年产一稻一麦,较为正规,当地称为“槽田”;另一类是浅山丘陵地区的“冬水田”,此类田因受气候与特定环境的限制,一年只种一季稻谷,故又叫“一季田”。冬水田因地势而就,多为不规则型,是浅山丘陵地带的典型稻田。从汉中的自然条件来看,诸葛亮当年在此设了“督农”官吏,主要是管理屯田生产和军粮的供给。而“筹度粮谷”和“使给军食”的主要对象又是稻米,所以,稻田的多寡优劣将是生产军粮的重要条件。当年,诸葛亮的十万蜀军除耕种那些无主田地外,还需开拓更多新的田地,其中包括因地制宜开拓的丘陵地带荒地。因此,《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说:“黄沙屯,诸葛亮所开也”,说明黄沙一带的田地大多数是诸葛亮的蜀汉军队所开。

黄沙,在今勉县东20里的汉江北岸,南北两岸均为丘陵地带,是当年诸葛亮蜀汉军队所“开”的范畴,所以,当年开“黄沙屯”,很可能就是因地制宜开丘陵地带的“冬水田”,因为靠近汉水两岸的平川田地早已有之,不在开的范围之内。

从本地考古资料看,三国以前的两季田模型在勉县、汉中均出土过,但蜀汉墓中出土的“冬水田模型”,除在勉县发现外,各地不见有例。据此考证,“冬水田”这种稻田形式应属于诸葛亮北伐时在汉中“休士劝农”时首创于勉县黄沙一带,而且一直沿用至今(见郭清华《论勉县出土的三国文物》,《文博》1994年第3期)。

需要说明的是,当初笔者在发现和研究“冬水田模型”的时候,尽管当地人把这种稻田形式叫“冬水田”,世人皆知,但是,笔者查遍国内相关历史资料和《辞源》、《辞海》等权威工具书,都没有“冬水田”相关词条和解释。经请教国家和亚太地区相关部门的专家而知,“冬水田”属于陕南地方的一种特有稻田形式,其他地区根本没有,没有普遍性,因此自古至今没有引起世人关注,也没有相关记载。自从笔者发表研究文章之后,不但填补了诸葛亮在黄沙开拓农田的实物例证,国内的文库里就开始有了“冬水田”这个词条。

 



    资料来源:陕西省三国文化研究中心
    转载时间:2019年04月02日

    转载网址: http://blog.sina.com.cn
相关链接(日)
  • 三国志学会
  • 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论坛
  • 第三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论坛

          --《三国演义》研究与三国文化旅游(诸葛亮)

    2019年03月30日

  • 第二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研讨会

    2018年04月01日

  • 第一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研讨会

    2017年04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