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sanguo@126.com 010-6543-6703
论诸葛亮北伐对汉中经济的发展

论诸葛亮北伐对汉中经济的发展
 

吴、蜀夷陵之战后,刘备临终托孤给诸葛亮的是一个主幼国危、新遭丧败、危机四伏、经济凋弊、民心动荡不安的危难局面。诸葛亮从建兴元年(223)总统国事,到建兴十二年(234)病卒,其活动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建兴元年到四年,这时期诸葛亮“务农殖谷,闭关息民”(1)重修盟好,解决了东顾之忧;平定南中,取得了“夷汉粗安”,很快稳定了蜀汉的秩序,使经济得到了初步恢复。二是从建兴五至十二年,是诸葛亮的北伐时期,前期是后期的准备。在这十二年中,蜀汉各行各业的生产和经济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和发展。可为用兵而不误治国。本文试就诸葛亮北伐对汉中经济带来的变化和发展略述已见,以就教于各位专家和学者。
 

一、汉中的地理位置

汉中地处陕西南部的汉江上游、北屏秦岭、南障巴山,地接秦、陇、蜀、楚,路当川、甘要冲,自古以来,既是兵家必争咽喉,又为行旅通商之要津,古道交错,关隘重锁,易守难攻。汉初刘邦因此“以成帝业”;(2)张鲁在汉中“断绝谷阁,以五斗米教雄据三十载”;(3)曹操征张鲁,留夏侯渊屯驻汉中,图谋西蜀;刘备为攻魏又进军汉中,杀夏侯渊于定军山,并在汉中“设坛称王”(4)。因此,三国时期,汉中是蜀魏互相吞并而争夺的军事要隘。曹操若据有汉中,等于控制了西蜀的大门,伺机灭蜀;刘备占据汉中,进可以北攻曹魏,退能养精蓄锐。特别是对于巩固蜀汉政权,开拓疆土,扩充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所以说:“汉中是蜀的咽喉”,汉中安则蜀安,“若无汉中,则无蜀矣”。(5)
 

二、汉中优越的自然条件得失

汉中盆地,气候适宜,历来盛产多种粮食作物,又有“山林竹木,蔬食果实之饶”。(6)富庶的物资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但满足了当地人民生活的需要,而且还保证了历史上政治与军事活动的生活所需。高祖刘邦“出定三秦”时留萧何常据守汉中“使给军食”;(7)武帝时,朝廷为了取运“汉中之谷,曾令张汤开褒斜道,想以此遭运”;(8)东汉末年张鲁又在“财富土沃”的汉中以“五斗米教”将其治理的物阜民殷。建安二十年(215),曹操攻取汉中,张鲁战败投降,汉中数十年的积蓄都成了曹操的战利品,曾在沔北米仓山下屯米“数千万襄”(9)。当时曹操“军自武都山行千里,升降险阻,军人劳苦,公于是大飨,莫不忘其劳”。(10)曹操大慷汉中之慨,换得了三军将士的高兴,殷实的汉中却一扫而空了。除此之外,曹操又把汉中的百姓大量向外迁徙,他“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11)魏将杜袭督汉中时,又使汉中“百姓自乐出徙洛、邺者八万余口”;⑿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杀夏侯渊夺取汉中,魏将张郃退出汉中时, “恐刘备北取武都氐以逼关中”,又强迫剩下的汉中吏民内徙关中。(13)据《三国志·魏书·张鲁传》载:“汉中户出十万,财富土沃”,刘备得到的汉中仅是一片洗劫一空没有人烟的空地,是”得地而不得民也”。(14) 蜀国建立后,诸葛“亮命李严移民二万实汉中”(见《三国志·诸葛亮传》)。魏延镇守汉中时,不得不采取守诸围建坞堡的办法,“柳隐曾担任汉中黄金(今洋县东60里之黄金峡,晋设县于此)围督”,(15)诸葛亮的北伐大军给汉中带来了生机。建兴五年(227),诸葛亮率大军北驻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即今勉县),在汉中开府理事。他首先令赵云、邓芝在赤崖屯田,又在涪陵选拔了三千连弩士举家迁入汉中。为了发展农业生产,诸葛亮曾招募五千人到汉中进行屯田,命吕乂为汉中太守“兼领督农,供给军食”。(16)后来为加强北伐的军需供应,又令杨仪在汉中“规划分布,筹度粮谷”。(17)首出祁山失利后,还“拔西县百姓千余家及冀县男女数千人以还汉中”。随着外地移民不断进入汉中,军队也开始屯田,荒芜的土地又逐渐被开垦出来,短短几年内不仅迅速改变了荒凉的面貌,而且各行各业都得到了高速度的发展。当时汉中集中了蜀国最精锐的军队,最高级的工匠,在黄沙建起了技术高超的军工作坊,以生产“木牛流马”运输工具和刀、斧、箭、弩等军械;(18)在定军山下的武侯坪上,开辟了设施先进的教兵演武军事训练场地,建造了储备军资物质的大型仓库——赤崖库“以储军资”,又“使诸军运米集于斜谷口,治斜谷邸阁”。(19)随着军事的壮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原有城镇的基础上,诸葛亮又在汉中增筑了汉(在勉县)、乐(在城固)二城,既繁荣了地方经济,又加强了军事防务设施。短暂的七八年间,汉中在军事力量、科学技术、手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府库储备等方面都达到了选进的水平。汉末很多繁华富庶之地经过战乱之后,几十年都恢复不了元气,而汉中能够很快复苏和发展,不能不归于诸葛亮北伐的功劳。经过诸葛亮的精心治理,汉中的农业生产和经济逐步得到了发展,粮食增多了,汉中盆地出现“男女布野,农谷栖亩”(20)的繁荣景象,由北伐之初“亮每患粮不继而退军”,发展到后来“亮使诸军运米集于斜谷口,治斜谷邸阁”,可见当时粮食之丰收。

众所周知,战争是非常消耗人力和物力的,孙子曰:“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21)诸葛亮也计算过,仅运粮一项每年就需“蓬旅箪十万具”。(22)然而,诸葛亮发动的北伐战争能够做到不削弱国家,反而使之逐渐富强。屯军汉中不仅没有使汉中经济遭到破坏,反而促进了汉中经济的全面发展,北伐中前期出军都因粮食供给不上而被迫退军,到建兴十二年(234),竞具备了在渭滨与司马懿相持数月之久的军需供给力量,直到诸葛亮死后退军时,魏军还得到了很多蜀军丢下的粮食。(23)可见,这时运输问题,粮食问题都已解决的很好了。

现就诸葛亮北伐对汉中经济发展所采取的措施浅析如下 :

1、 设置督农官吏,发展生产,兴修水利

早在刘备夺取汉中之前,法正就建议攻取汉中然后“广农积谷”。蜀都虽号“天府”,但距汉中远隔千里,道险运艰。因此,诸葛亮一到汉中就招募五千人进行屯田,又安排赵云、邓芝在赤崖屯田。当时汉中多是无主荒地,躬耕出身的诸葛亮是不会让十万大军终年坐食军饷的,为了尽快发展农业生产,他利用北伐将士实行军屯,即一边种田,一边打仗。又命吕乂为汉中太守,“兼领督农,供给军食”。据查,督农一职只设于汉中,他郡无考,这足以证明诸葛亮十分重视军屯耕战措施。后来,为加强北伐的军需供应,又令杨仪在汉中“规划分布,筹度粮谷”。建兴十年(232),诸葛亮暂停北伐,“开黄沙屯,休士劝农于黄沙”,重点放在务农植谷,发展粮食生产方面。同时,诸葛亮还十分注重兴修水利,他对汉初萧何在汉中开创的“山河堰踵迹增筑”。近年来,在汉中及勉县的蜀墓出土文物中,反映水利设施的有两种:一种是陶陂池多近园形,其面积不大,蓄水量也小,但它能够依其地势,适应于浅山丘陵地带农田灌溉;另一种是陶陂塘,它适应平坦地带的小型蓄水设施,多为方型而规整,对平川农田灌溉较有实效。反映稻田模型的也有两类:一类是平川地带的两季田,年产一稻一麦;另一类则是浅山丘陵地区的冬水田,因受气候与特定环境的限制,一年只种一季稻谷,故又叫一季田。这类田因地势而开垦,多为不规则型,是丘陵地带的典型稻田(见郭清华《论勉县出土的三国文物》,文博1994年第三期)。从本地考古资料看,三国以前的两季田模型在勉县、汉中出土过,但蜀墓中出土的冬水田模型除在勉县发现外,各地不见有例。据此而知,“冬水田这种稻田形式应属于诸葛亮北伐时在汉中休士劝农时首创于勉县黄沙一带,而且一直设袭至今”。(24)另外,在勉县发掘的蜀墓中,还出土了三件持锸俑,两件红陶质是军士装束,一件灰陶质系农耕形象,这组持插俑是当年诸葛亮北伐时在汉中采取军屯耕战措施的珍贵实物例证。两件军士俑和一件耕农俑的比例表明,当年军屯的将士多于当地居民。(25)当这批考古资料发表后,立即引起了日本和美国的关注,被应邀随《中国历代陶俑》珍展先后到日本和美国巡展,后又被中国历博和陕西历博征调展览。

2、 注重科技,探究兵法,设营布阵

诸葛亮可为我国历史上少见的重视科学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并亲自搞革新发明的统帅人物,他精研军事,著有《兵要》、《军令》等文章,设营布阵、探究兵法。汉中通关中的四条古道都穿行于崇山峻岭之中,运输是当时消耗人力最多,而又最难解决的问题,但诸葛亮精于制作兵器和军事机械,又设计制造了适应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顺利地解决了运输问题,为此,陈寿评价他“庶事精练,物理基本”,他善于巧思,改革弩机,发明的连弩,一弩十矢俱发。他发明的八阵图既可用于作战又能用于训练,大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由于诸葛亮善于发明和制作军械,使蜀军具有较先进的新式武器装备,《蜀记》中有:“木牛之奇,则非般模,神弩之功,一何微妙”。陈寿说他行军“戎阵整齐,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因此,诸葛亮在军队的训练,营阵的布防,军械的制造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表现了军事家的非凡才能。

3、 因地制宜,发展副业,促进各业兴旺

诸葛亮北伐屯军汉中期间不仅重视粮食生产和水利设施,而且还重视副业生产,使各行各业兴旺发达。从考古资料而知,我国冬水田中养鱼的实物史料始于勉县出土的蜀墓文物中,实物模型中不但有菱角,莲花等水生植物,还有鲤鱼、鲫鱼、龟、鳖、蛙、螺等多种水生动物,这些水生植物与动物再现了当年诸葛亮北伐时在汉中军屯耕战期间发展淡水养殖业的情景;在池塘与稻田中放养鱼类和栽植莲藕、菱角等水生植物是诸葛亮利用汉中丰富的水资源发展淡水养殖业繁荣军队和居民生活的措施之一。另据蜀墓中出土的陶鸡、陶鸭、陶狗、滑石猪,盘角羊等家畜家禽等陪葬明器来看,再现了蜀汉时期汉中地区家畜家禽养殖业的繁荣景象。(28)汉中丰富的水生资源和物质无疑为当时诸葛亮北伐大军的生活提供了诸多方便,各业发展充分说明诸葛亮北伐期间在汉中不仅重视粮食生产,而且十分重视副业生产使各行各业兴旺发展,使荒凉的汉中重新得到了开发,经济日臻繁荣。

4、 提倡节俭,素有蓄积,以储其后

诸葛亮的节俭作风,历来被人们所称颁,他号召将士节俭备荒、充实军资。他认为:“庶人之所好者,唯躬耕勤苦,谨身节用,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素有蓄积,以储其后”。(29)把俭仆节流提高到“治人之道”的高度来看待。他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权高丞相,家中却仅“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倾”,此外则“无别调度”,临死“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30)在他的带动下,举国上下,人怀自励,大小官员,节俭成风。如大将军姜维“宅舍弊薄,资财无余”。(31)将军邓芝“死之日家无余财”。(32)费袆“家不积财,儿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以车骑,无异凡人”。(33)为了减轻百姓的徭役负担,诸葛亮还实行“减兵省将”的政策和“十二更下,在者八万”(34)的军士轮换制,尽量压缩兵丁投入农业生产,既节俭了军队的人员支出,又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

诸葛亮在汉中屯军八年,五次北伐,出兵还军始终以汉中为基,无疑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他能充分利用汉中优越的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各种措施以军养军,以战养战,大力发展各行各业,尽一切力量增加财富。他每次北伐,都摆战场于魏国,把战祸推给了敌国。把战争的损耗减少到最低限度,大大减轻了汉中人民的负担,当时汉中虽地广人稀,但连年劳师而能足食足兵。“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35)能达到这种局面,充分显现出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与超群的治国能力。正如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所说:“他的攻魏计划虽失败了,但他所治理的蜀国在三国中却是最有条理的一国”。因此,诸葛亮在汉中屯军北伐,不仅没有给汉中带来严重的损失,而且还促进了汉中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注 释

(1)(19)《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15)《华阳国志·后贤传》

(2)《汉书·地理志》               (16)(17)《三国志·蜀书·杨仪传》

(3)《三国志·蜀书·刘焉传》       (18)(22)(29)(34)《诸葛亮集》

(4)《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20)《三国志·蜀书·将琬传》

(5)《三国志·蜀书·杨洪传》       (21)《孙子兵法·作战篇》

(6)《史记·河渠书》               (23)《晋书·宣帝纪》

(7)《史记·萧何传》               (24)(25)(28)郭清华《从出土文物看诸葛亮在汉中的军屯》《成都大学学报》1986年3期

(8)《汉书·沟洫志》 中的军屯》《成都大学学报》1986年3期

(9)《三国志·蜀书·赵云传》       (30)(35)《三国书·蜀志·诸葛亮传》

(10)《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31)《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11)《三国志·魏志·张既传》      (32)《三国志·蜀书·邓芝传》

(12)《三国志·魏志·杜袭传》      (33)《三国志·蜀书·费袆传》

(13)《华阳国志·先主志》

(14)《三国志·魏志·周群传》

侯素柏:陕西省三国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 陕西省勉县博物馆办公室主任

    资料来源:陕西省三国文化研究中心
    转载时间:2019年04月02日

    转载网址:http://blog.sina.com.cn/

相关链接(日)
  • 三国志学会
  • 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论坛
  • 第三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论坛

          --《三国演义》研究与三国文化旅游(诸葛亮)

    2019年03月30日

  • 第二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研讨会

    2018年04月01日

  • 第一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研讨会

    2017年04月03日